工会工作
【榜样的力量】开创国内六个“首次” 铸就三湘第一板
左贤思,男,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参建马来西亚地铁项目、成贵铁路、吉隆坡隧道项目、常益长铁路等工程建设,现任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常益长铁路益阳制板场场长。他以扎实的项目管理能力、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快速的问题处理能力和优秀的创新创效能力,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赞赏、业主单位的肯定和项目员工的拥护,被怀邵衡铁路公司授予“项目高质量,勇夺双胜利”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荣誉,荣获集团公司2020年度“能手”称号和公司“十大标兵”称号。
以创新创效为重要手段 实现高铁制板技术新突破
益阳制板场是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首次采用“流水机组法”施工工艺智能化轨道板场,其采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无砟轨道结构型式。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轨道板的预制精度和制造效率,左贤思以创新创效为着力点,实施了多项措施。
创建了左贤思创新工作室。益阳制板场按照“八有”标准创建了左贤思创新工作室。一年多的时间里,左贤思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紧紧围绕施工生产的重难点工程和“四新”技术,开展了多项创新创效、课题攻关活动。在他的带领下,益阳制板场实现了9个智能工位和机械化工位的实用型智能化生产,更是创造了国内轨道板制造技术多个“首次”——首次实现模具清理自动切换;首次实现脱模剂喷涂自动切换;首次实现单工位自动切换;首次实现单工位自动切换;首次实现灌浆孔预埋锥体与模具同步脱模,一次到位;首次采用线激光扫描,增加预埋套管安装歪斜检测项目。多个“首次”不仅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了轨道板的制造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更为企业节约了工程成本597万余元。
优化了自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左贤思发现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掺合料价格较高,他第一时间与试验室、物机部负责人进行探讨能否用粉煤灰代替掺合料并保证制板质量,在经过详细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后,他决定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经测算,优化前每方混凝土成本大约为540元,优化后,每方混凝土成本约为511元,平均每方节约29元。据统计,益阳制板场承担着全线55412块轨道板的预制任务,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后,还需使用137476方混凝土,相当于创造了411.2万元的效益。
以最快速度解决现场问题 以最大努力保证施工生产
左贤思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持续推动施工进度稳步前进,保证了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面对突发问题,他临危不乱、科学指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开春以来,封锁道路、禁止人员流动等防疫措施,使得机械、人员无法进场,项目留守人员也人心惶惶。在此情形下,左贤思迅速做出决断,一方面组织员工做好分发防疫物资、人员测温、定时场区消毒、食堂分散就餐等防疫措施,另一方面他整日思考如何复工复产,为此,他不停的给设备厂家、供应商打电话,积极协调设备发货情况,经过“一番折腾”,第一车流水线设备终于于2月14日从山西榆次发货,确保了现代化流水设备及时安装到位,并按时投产,益阳制板场也被怀邵衡公司评为施工生产“受疫情影响最小”项目。
面对紧要问题,他超前谋划、胸有成竹。随着生产进度的推进,益阳制板场存板量也越来越大。一天会上,副经理提出根据存板区的规模及每日生产数量,再过半个月就会出现无地存板的情况,亟需解决。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议论纷纷,此时他发言说:“关于存板的事情,我已经与各标段沟通好了,他们会提前来拉板,到时候物机部负责对接,做好发板工作。另外,我们已经勘测寻找了一块地用作备用存板区,大家照常做好生产工作即可。”一番话语充分展示了他超前的眼光和出色的工作安排,无一不让与会众人钦佩。
面对安全问题,他细致严谨、毫不放松。他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原则,在他的管理下,益阳制板场建立了以场长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决策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副场长、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员2名。另外,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中铁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板场完善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路走来,左贤思通过自身充盈的智慧、睿智的眼光、不惧苦累的工作作风,带领益阳制板场员工风雨前行,在工期紧、任务重、防疫严的情况下,切实保障了轨道板预制的质量和数量,在助力湖南高速铁路大发展、推动中国高铁轨道板制板技术再上新台阶的进程中,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