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0553-2821320
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学习身边榜样】谱写丝路华章 擘画黄金航道——记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匈塞铁路(匈牙利段)项目经理部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数量:0

匈塞铁路项目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工程,也是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发展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建设进展受到中匈两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匈塞铁路项目部这个远征海外的铁军团队,始终心怀“一路阳光”的愿景,承压思进、顶压奋进,将中国智慧、中铁担当镌刻在蓝色多瑙河畔。



 一脉家风,凝心聚力筑港湾


1.jpg

▲匈塞铁路(匈牙利段)776板桥


项目管理团队将“四五六”思想政治工作法作为员工“思想心安”工程的有力抓手,通过谈心谈话、日常关怀等方式为员工政治方向和思想动态保驾护航;每季度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精准捕捉员工内心变化;坚持做好形势任务教育,筑牢员工思想根基。聚焦“身心安康”工程,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员工的心理特点,组织员工在线参加“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职场领导力与心理韧性”等讲座,确保员工能够按需“充电”。打造“后方安稳”工程,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员工信息库,依托员工家属应急工作联络组,协同后方公司工会解决员工家属急事、难事,让员工能够安心驻外、放心拼搏。


十年树木,丝路匠心传帮带


2.jpg

▲项目“导师带徒”工作推进会暨分享交流会


项目管理团队以“导师带徒”制度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职业路径设计到心理成长等多个维度,为新员工制定全周期培养计划。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业务骨干作为业务技能导师,针对施工工艺、成本管控、财务报销及后勤保障等环节进行分科指导。同时,邀请匈籍工程师担任新员工的“海外导师”,通过实操带教帮助年轻员工学习掌握欧盟标准,助力其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行家,打造适应海外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方阵。项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及普通员工按照“每期一人一主题”的培训模式轮流登台,实现知识传递与能力提升的双向赋能,培养出一批既懂技术又通管理、既熟悉国内标准又了解欧盟规范的人才。


百花齐放,文明交融心相通


5.jpg

▲项目员工受邀参加足球友谊赛


项目管理团队执跨文化融合之笔,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遇见匈塞”系列短视频,用镜头语言展示中国基建魅力;牵头创作主题曲《同心铸梦圆》,让汉语的平仄与匈语的韵律在“洲际共享”的畅想里相互交融;参与《匈汉词典》《中国中铁匈牙利社会责任报告》《中国中铁在中东欧的品牌建设研究》报告等编撰工作,持续深化与罗兰大学、李斯特音乐学院等属地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寻找匈塞铁路最美青年”活动,深入挖掘扎根一线、勇于奉献的青年典型;参与中匈一带一路文化融合之中秋年会、匈塞铁路文化融合之仲夏年会、企业开放日等活动筹备工作,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夯实属地合作根基。同时,项目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及岗位培训,涵盖工程施工、法律咨询、后勤保障等多个工作岗位,与当地社区从最初的“建设者与旁观者”变成了并肩前行的“好朋友”。


千砺成锋,铁军精神铸精品


6.jpg

▲匈塞铁路(匈牙利段)菲利普萨拉什站房道路


项目管理团队始终高度重视工期管理与履约管理,抓好项目策划、高效整合施工资源、及时解决现场问题,路基、桥涵、轨道、声屏障、站前广场、电缆子结构、迁改等各项工程稳步推进。坚持把安全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安全生产穿透式管理,推行安全生产“吹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整治安全隐患。秉承“绿色匈塞”施工理念,致力于把匈塞铁路打造成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之路。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欧盟及匈牙利当地环保法规标准,开展多瑙河矢车菊、圆头大花葱、黄芪属、针茅等植物移栽以及腐殖土无害化处理工作,为崖沙燕保留筑巢空间,为野生动物迁徙建造涵洞,对现场附近水域进行围挡保护,配备专业洒水车降尘,成功兑现了土壤与种子的生态盟约、铁路与沙燕的共生契约、涵洞与生灵的迁徙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