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0553-2821253
党群工作

经验交流

聚焦六个融合 融入中心工作

发布时间:2025-01-10
阅读数量:0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国企党建工作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一切工作到支部”,持续探索推进了党建深度融合,做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机制融合,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

一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企党建“两个一以贯之”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公司、项目两级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党建融入中心、嵌入管理。一是坚持决策机制融合。通过修订公司《章程》,及时厘清了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执行董事“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职责定位,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细化明确了102项企业重大事项决策主体和决策程序,确保党委在企业各项决策中履职到位而不失位、越位。二是坚持管理机制融合。在坚持党建与项目管理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基础上,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深化改革等重点任务,通过党建专题调研、党委会研究讨论等形式,推动成立公司商务管理部、组建商务管理专家组,进一步明确项目“铁三角”和各部门商务管理职责,推动公司建立健全综合管控组、采购招标中心、设备研发中心、精测队等管理模式,切实在大商务管理中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三是坚持落实机制融合。以“大党建思维”为导向,以阶段性任务目标为重点,坚持每年制定1份党建深度融合重点任务清单和责任矩阵,并以每月党委办公会为载体,开展了年度重点工作督办、公文批示督办、会议部署落实督办等“三项督办”,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落实。2022年以来,一公司党委共对180余项年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了督办,保证了党建融合时效,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

二、坚持思想融合,做到党建育文化强堡垒

一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引导、凝聚共识、建强阵地、打造品牌,持续推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一是注重思想引导。围绕“理想信念情怀、爱党爱国爱企”主题,持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道德讲堂教育;以项目员工思想引导为重点,扎实开展“四必清、五必谈、六必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并做到每半年开展1次员工思想调研,促进了思想教育与关心关爱有机融合。二是凝聚管理共识。主动汲取上海、江苏等区域先进文化理念,深入宣贯了中铁上海工程局团结务实、守正创新、包容进取、精致卓越、执行担当、奋斗奉献的“六种文化理念”,并以“企业管理大家谈”活动为契机,引导员工建言献策,持续增强了员工“精致、精细、精益”的管理共识。三是建强文化阵地。在大力弘扬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基础上,谋划启动了一公司第六届企业文化节,总结发布了一套以抗美援朝精神、小杨村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谱系”,建立多功能企业文化展厅,不断建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四是打造企业品牌。以全国国企党建会以来公司党建工作成效为素材,拍摄制作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党建专题片;以企业重组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了公司十年《史志》编纂;以杭温铁路、沈白铁路等工程建设为重点,持续做好企业品牌塑造和宣传。2022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200余次聚焦了企业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三、坚持活动融合,推动党建融入生产经营

一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抓党建从生产经营出发、抓生产经营从党建入手”,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党建活动,做到党建与生产经营紧密融合。一是优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明确主题党日四类活动内容、五个主要步骤,引导各党支部规范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促进主题党日活动始终围绕中心、融入管理日常。二是深入探索“党建+”新模式。以“党建+生产”“党建+经营”“党建+创效”为突破,引导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持续探索推进“党建+”模式创新,形成了助力生产经营“新驱动”。同时,积极引导生产、营销等系统思考融、主动融,共同举办了劳动竞赛、知识竞答、算量大赛等活动,实现了“党建+”与“+党建”同向发力。三是谋划推进重点项目党建联建。坚持以“党建搭台、生产助力、营销唱戏”为思路,按年度、分领域选取重点项目开展党建联建策划。2022年以来,所属杭温铁路项目以党建联建增进了多方互动,洋吕铁路项目与属地多部门、多单位共同成立了联合党委,为推进项目生产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创新制定党建融合“硬十条”。为提高党建融合成效,一公司党委在总结提炼党建优秀做法基础上,深入结合党建“融合思维”,创新谋划拟定了项目党建深度融合“硬十条”,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量化、易操作的10项具体融合措施,为党建融入生产经营明确了新的“落实清单”。

四、坚持选育融合,建强党建人才培养平台

一公司党委始终把人才作为抓好党建工作、保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党建工作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不断建强了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导向。坚持“以业绩论英雄”,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力度,在全公司范围内积极营造了比学先进、争做先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一公司党委共选树了1名省级劳模、1名中国中铁劳模和7名地市级先进典型。二是统筹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在抓好干部人才政治素养提升基础上,督促各层级、各系统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带徒、“新五会”和“五一〇”等培训,探索实行了网络培训、轮岗长训等新模式。2022年以来,一公司共有700余人完成职称晋升,200余人通过了“十大员”、沪建安、特殊工种等专业化考试取证。三是注重关键领域人才梯队建设。聚焦大商务管理、房建等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推进了差异化薪酬体系,增强企业薪酬激励导向,并指导人力资源部、商务管理部、施工技术部等部门共同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尽快补齐企业发展人才“短板”。四是稳固公司发展人才基数。认真组织学习了股份公司、集团公司2022年度干部人才大会精神,并通过党委会专题部署人才工作,树立正确的市场化人才导向,积极引进成熟型社会人才和高层级院校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新引进人才的发展困惑,减少人才流失现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坚持管理融合,助力党建防风险保安定

一公司党委始终把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党建首要目标,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做到了以党建防风险保安定。一是扎实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制定了《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监督工作格局实施办法》,统筹抓好党组织管理监督、纪委再监督、各系统专项监督,以及监察、审计、警示教育等工作,构建了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同向发力的企业大监督工作格局。二是持续开展管理监督融合工作。坚持在公司、项目两级实行管理监督问题定期报告、分送移交机制,并创新编印发放了《工程项目党组织管理监督融合工作手册》,以工作流程为节点,指导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关注项目风险隐患,参与项目日常管理。自管理监督融合工作开展以来,一公司各单位已累计发现并整改管理问题800余项,有效防范了企业效益流失风险。三是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督促两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履行好央企社会责任。同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严抓好安全生产,妥善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维稳事件,保持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和谐有序。四是一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监督执纪问责。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坚持每年谋划开展1个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活动,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支持纪委监督执纪问责,持续开展了企业廉洁文化有形化建设,广泛营造了企业风清气正、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考核融合,体现党建工作综合成效

一公司党委以“大党建思维”为导向,及时修订项目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做到了以生产经营成果作为党建工作主要成效。一是优化考核指标。在坚持党建主责主业从严考核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监督融合、施工生产融合、经营工作融合等“三融”考核事项,并分别细化明确了“三融”考核具体指标,提高重点指标分值权重,增加创效型指标加分项,引导各单位党组织重视党建融合工作,切实将党建工作融入管理、融入生产、融入经营。二是注重结果运用。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与项目党组织书记分级、党群人员提拔相挂钩,与党内各项评先评优相挂钩,与党政领导年度薪酬相挂钩,确保考核结果有力、运用有效。同时,一公司党委对2021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党组织书记,开展了集中诫勉谈话,并将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组织处理,切实从严加强了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三是抓好成果总结。针对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前或进步较大的项目党组织,一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深入发掘项目党建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成果总结提炼,固化党建成效,推广融合做法,确保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步提升、同向发力。四是体现综合成效。年度检查考核评价结果虽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主要内容,但检查得分仅占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分值的70%,另外30%分别由日常考核的领导评价、上级部门评价、书记述职评分组成,兼顾了项目在各系统、各领域的工作成绩,真正体现了党建的综合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党委通过制定公司、项目两级党建深度融合实施办法,已初步建立了党建深度融合工作体系,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融合思维”,确立了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工作主题。下一步,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党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根据项目生产经营需要,细化明确不同领域项目党建深度融合“硬十条”,提高党建融合举措的可操作性,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融共进,切实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