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坚持“选育用管” 全链条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中铁上海局一公司 徐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要让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工作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把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良将贤才及时选拔到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上来。
作为上海局旗下历史最久、体量最大的公司,一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有关新形势下干部人才工作要求,将“选育用管”贯穿到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过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正气充盈的选人用人环境,形成锐意进取、奋发作为的生动局面,为加快争创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提供支撑保障。
一、坚持德才兼备,在“选”字上下功夫
用人导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根本。一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选干部、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全面梳理、修订完善选人用人规章制度,切实把好干部选用入口关,切实把讲政治、人品好、能力强、业绩优的干部选出来。
一是突出政治过硬。一公司党委在选人用人上始终严把政治关,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选拔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考察谈话、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中心组学习、党群工作“两表”等形式,核实甄别干部是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对政治不过硬的“一票否决”。 尤其是在人选提名时,坚持“凡提四必”和“三个不上会”“两个不得”“五个不准”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委在选人用人上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同时,修订出台《中层干部管理办法》《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工作及廉洁从业结论性评价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选人用人导向,明确任职标准要求,严格选拔任用程序,为切实选拔出优秀干部提供制度遵循。
二是突出年富力强。一公司党委注重从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选拔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年轻干部,对技术素质好的干部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对政治素质高的干部着力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特别是对承担集团公司重点任务的项目,重点选配政治可靠、对党忠诚、懂技术、善管理、熟党务的年轻干部。同时,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有关干部年轻化工作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推进干部年轻化,出台《后备干部实习锻炼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数字化“胜任力模型”创建工作,多维度采集中层干部的能力、特质、业绩等指标数据,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才“能力特质档案库”,进一步丰富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依据。2021年以来,27名30岁以下青年骨干进入一公司中层干部序列,年轻化比例较以往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注重实践锻炼,在“育”字上做文章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是人才成长最好的课堂。一公司党委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锤炼干部的大舞台,不断优化干部成长路径,让干部在生产攻坚的主战场、急难险重的第一线、市场开拓的最前沿,经历风雨、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一是注重基层历练。基层一线是“大熔炉”。一公司党委坚持把干部放在施工生产一线去锻炼,通过重大工程、重点科技创新课题、重要经营区域发现人才,选拔培养干部。在充分考察干部能力素质和工作履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轮岗交流、挂职锻炼。重点把生产经营一线作为干部历练的“主战场”,积极搭建“在一线考察、识别、锻炼、使用”的培养链条,让干部在基层实践中明使命、转作风、强担当。同时,对于战略思维、政治素质、综合管控等能力相对欠缺的优秀干部,定期择优放到公司本部挂职锻炼,促进视野站位、能力素质加快提升。在职务晋升方面,优先推荐经过基层关键岗位和艰苦项目历练、业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建局以来一公司累计输出处级及以上干部106人,其中具备基层项目党政正职经历的占90%以上。
二是优化成长路径。一公司党委依据行业特点及自身实际,分类设计员工职业成长体系,为人才成长科学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围绕节点精准赋能,使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制定《普通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员工岗位晋升“1357”计划,对公司本部及基层单位中层及以下各岗位层级任职条件进行量化,按照本科学历高校毕业生入职满一年达到主管岗位任职资格,入职满三年达到项目部门负责人岗位任职资格,入职满五年达到项目部班子副职岗位任职资格,入职满七年达到项目部班子正职岗位任职资格,系统设计人才成长规划,细化任职资格、晋升规则、奖惩举措等,实现职级升降的标准化和透明化。
三、突出使命担当,在“用”字上求突破
一公司党委立足发展需要,坚持将使命担当作为用好干部的“度量衡”,看干部初心使命,用传承超越、使命在肩的干部,看干部担当尽责,用务实争先、业绩突出的干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
一看初心使命。自1951年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一公司已走过了70余年的光辉历程。广大员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特别是通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总结出了“传承超越,务实争先”的争先文化。在新时代,一公司党委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争先精神,用企业的光荣历史、辉煌业绩和文化成果,激发员工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听党话、跟党走作为全体干部的行动指南,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保持艰苦创业的劲头和热情,鼓励干部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对国家建设事业的无限热爱,化作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和强企富工的实际行动,在跻身中国中铁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新征程中彰显初心使命。
二看责任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才是合格的干部。一公司党委在干部选用上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坚持把好干部用在刀刃上,引导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急难险重任务,培养锤炼了一支勇于担责、敢于攻坚的“生力军”。近年来,无论是在企业内部优化重组、增援重点铁路项目的关键时期,还是在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一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不讲客观、挺身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为企业发展增添了精神动力。
四、强化激励约束,在“管”字上见成效
一公司党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不断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方位干部从严管理体系,健全干部激励保护机制,努力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是强化从严管理。一公司党委扎实推进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制定关于加强对项目“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的具体措施,以清单、条例形式,细化、明确了3方面22项监督内容。陆续出台修订了干部选拔任用、离职、降职等规章制度,持续夯实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运用业绩考核、组织考察、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定期报告等手段,形成多样化的监督约束机制。大力开展领导干部配偶亲属任职回避、公务回避、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兼职等自查自纠活动,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效果。对党委巡查、审计、事故调查、年度考核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立行整改,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按规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2021年以来,3名干部因考核不称职调整出原管理岗位,23名干部因履职不力接受党、政纪律处分。
二是强化正向激励。一公司党委在对领导干部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待遇上给予关爱,不断健全完善各类激励奖励和评先评优、典型选树制度,以正向激励凝聚发展正能量。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推进有效容错纠错,制定《经营投资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及实施办法》,消除敢于干事、勇于担当党员干部思想顾虑,从制度上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落实“四必清、五必谈、六必访”、任职谈话、廉洁谈话制度,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所思所想,及时当好“娘家人”。建立完善多元化的中长期激励规章制度体系,推进实施工程项目业绩考核、模拟股权制、项目滚动营销考核奖励等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激励措施,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摸高”,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以干促揽上来。
一公司党委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选育用管”各方面工作,干部队伍素质持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态势持续向好,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等主要经济指标近年来连创历史新高。下步工作中,一公司党委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用心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经营人才、成就人才,努力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上海局早日建成中国中铁王牌局、明星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 “主题党日”制度化助推项目党建工作
- 下一篇: 以党建融合平台助力项目生产经营创效